本報訊(記者李成茁)“不打官司就能解決糾紛,訴前調解就能案結事了!”近日,在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調解中心,經過調解員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解,解開心結的王女士與房主就解除租賃合同達成調解協議。
這是省司法廳積極持續推動“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省司法廳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2.3萬件,調解糾紛17萬件。
去年以來,省司法廳發揮人民調解主渠道,組織全省人民調解全面深入開展矛盾糾紛調查,最大限度把矛盾盡早解決在基層。在醫療、交通事故等近百個行業、專業領域建立人民調解組織859個,在基層人民法院、派出所、交警、信訪等部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730個,打造個人品牌調解室903個。
近日,齊齊哈爾市黑崗鄉政法委員組織“四所一庭”聯合下沉到三家子村,開展“家門口辦公”,聯合司法所所長、律師及派出所民警、人民法庭庭長等多方力量,成功化解了一起土地糾紛,讓鄰里情再續。
去年,省司法廳會同省法院、省公安廳聯合建立“四所一庭”銜接聯動工作機制。將基層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和人民法庭聯動銜接,形成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最大效能。在各方職責中,基層司法所加強對調解組織的指導,公安派出所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等治安案件先行調解,人民法院依法及時受理司法確認申請,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廣泛參與調解工作。讓老百姓不跑遠路、不花錢財、不傷感情,在家門口就能解決矛盾糾紛,提高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效率。
去年以來,“四所一庭”銜接聯動工作機制推動全省1309個司法所、791個律師事務所、378個基層法律服務所、1401個派出所、328個人民法庭協調聯動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持續釋放基層調解工作效能,累計化解矛盾糾紛42178件。
2020年5月,雙鴨山市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如今,全省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已遍地開花。截至目前,省司法廳共推動全省13個市(地)、125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一站式”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8萬件,實現了矛盾糾紛非訴訟化解“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解決、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