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農場數字農業信息化指揮中心。
工作人員查詢數據。任寶吉攝
□朱婧 本報記者 姜斌 劉暢
“這是全場1335個作業地塊共63萬條大數據……”日前,走進北大荒集團鶴山農場有限公司數字農業信息化指揮中心,一張藍色變量施肥處方圖格外醒目,它由無人農機系統結合衛星定位、地塊產量分布、農藝措施、土壤檢測數據以及明年種植計劃,通過數據處理中心系統計算而生成的。一圖在手,今年春播時,就能實現精準變量施肥。
鶴山農場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兆凱指著處方圖上顯示的2023年計劃種植數據說:“把一塊地分為五個施肥量等級,顏色越淺代表土壤肥力越高,后期施肥量就相應減少?!卑此枋┓柿壳闆r,中心把生成的處方圖通過系統無線傳輸到智能電控變量播種機的控制終端,高端智能農機就會“按圖所驥”實現變量施肥。
今年,鶴山農場農業科技示范帶的18000畝數字農業核心示范區將通過精確調整施肥量,來改變低產區域作物產量水平,達到全田增產的目的。
劉兆凱點擊屏幕進入信息中心種植管理系統,各地號近五年的播種、施肥、施藥等農事檔案數據一目了然。今年數字農業信息化揮指中心打造的無人農機、無人機巡田監測、衛星遙感監測、可視化管理等9套農業數據應用系統平臺,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可初步形成符合本地生產特點的作物模型,輔助開展農業智慧決策,為作物各生育期提供施肥、施藥和“健身”防病的最佳解決方案,提高肥、藥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
“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田、田間物聯網設備和智能化農機裝備,利用天、空、地、人機一體化感知手段收集相關農業大數據?!柄Q山農場黨委委員、總經理呂光琰說,“備耕時節,利用田間物聯網設備采集空氣和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氣象和土壤大環境數據,能節省人力、物力,科學研判土壤播種條件,為適時播種、搶抓農時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p>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數字農業已成為北大荒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鶴山農場通過主動融入北大荒集團數字產業發展,打造數字農業信息指揮中心,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備春耕亮出“科技牌”,穩產增收更添底氣。